兰州市安委办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
兰州市安委办认真贯彻落实1139工作部署,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目标,以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为脉络,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着力防风险、守底线、保安全、护稳定,做实做细平安报表,有力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强化统筹,构建全面责任体系。提请市安委会印发《市政府领导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2024年度工作任务清单》,各县区、乡镇街道比照执行,自上而下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责任实行“清单化”管理。常态化运行市安委办安全生产重点任务“季安排”、形势“月研判”、重点工作“周调度”、重点时段“日报告”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安委会全体会议,研究部署安全责任落实、防范遏制事故、强化应急保障等重点工作。向全市8个县区、27个市级重点部门表格化分解下达2024年度全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和消防工作目标责任,坚持将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纳入全市亮牌考核和平安建设考评的重要内容。对阶段性事故多发县区、部门约谈并下达安全生产黄色预警,发出“三函一书”124份(工作提醒函、督办函、预警函、督查意见书),严格督促属地及部门“三管三必须”责任落实。市级牵头调查较大生产安全事故1起,对4起典型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提级调查,对县区调查的24起工矿商贸类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挂牌督办,以严肃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二是聚焦重点,构建隐患排查体系。坚守发展决不能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紧紧抓住专项整治、排查隐患、执法监督等关键环节,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组织完成西固化工园区安全风险C级认定,争取中央资金1351万元,支持西固化工园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建设。协调完成兰州石化转型升级乙烯改造项目安全条件审查。突出“一把火、一辆车、一根管、一座房、一家厂”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汇编印发现行50个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全面清零,查处重大隐患1048条,督促整改1023条,整改率97.61%,集中消除了一批突出隐患问题。编制形成《兰州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技术报告》,绘制全市地质灾害、暴雨、洪水、冰雹等多灾种灾害风险等级和防治区划图。部署开展防火期、冻融期、防汛备汛、主汛期等重点时段专项检查,排查治理森林草原火灾隐患107处,对398处防汛隐患按照“一处一策”闭环管理,对全市225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212条山洪沟道落实包保责任。
三是紧盯关键,构建监督管理体系。始终坚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四个一律”“五个一批”执法措施,对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制定印发2024年度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计划,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突击夜查、交叉互检等方式,直奔重点点位,察实情、重实效,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2024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领域行政处罚1897.83万元,责令停产整顿78家,曝光社会单位139家,上报典型执法案例51起,报送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投入27.1万实施政府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聘请各类专家377人次参与监督执法,助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执法、远程监控等新型监管方式运用,全市141个重大危险源全部实现线上同步监控,矿山电子封条覆盖5个在产煤矿。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围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程序、互联网+执法系统运用等主题开展培训,累计培训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干部及执法人员200余人次。
四是全面覆盖,构建宣传培训体系。坚持把群众参与贯穿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全过程、各环节,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增强宣传教育传播力、引导力和感染力。扎实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等系列活动,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滚动播放安全防灾宣传视频15万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万余人次。举办全市应急管理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培训各县区党委政府、重点企业分管负责同志60余人,将应急知识纳入市委党校10余个主体班次的课程内容,累计培训各层级干部600余人。围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1109次83439人,围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升行动开展宣贯378次共计30928人。严格实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和资格证书涉假“两个专项治理”,提升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质量,累计组织企业三项岗位人员2.61万人次参加安全生产理论实操考试、制发证件1.9万张,持续为一线输出合格的安全管理人才。
五是着眼实战,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着力强基础、补短板、提能力,不断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进市、县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争取省应急厅支持,升级优化市、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音视频调度终端,拓展建设370M应急指挥窄带固定基站38个,配备各类通信终端524部,提升“三断”情况下通信保障能力。制定《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乡镇(街道)“七有”、村(社区)“五有”建设,全市共设置乡镇(街道)应急救援中心104个,社区(村)全部组建“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应急管理工作组,形成以网格为基本单元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架构。推动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投资8682.75万元,为市、县、乡127支乡级救援队伍采购配备应急救援装备。编制《兰州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调度指挥手册》,完善救援协调联动机制,针对每一轮寒潮低温天气、强对流天气,组织开展会商研判,先后发布风险预警11次、预警信号53次、预警信息1.6万余条,指导基层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组织转移避险1095人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